大书法家王羲之有7个儿子,品格才华最突出的是王徽之、王献之兄弟
俩。
这两兄弟的性格都像他们的父亲一样,追求旷达洒脱,恃才傲物,反对世俗礼节的种种约束。
徽之、献之兄弟俩年轻时候常常在一起读书论史,品评人物。有一次他们读《后汉书·高士传赞》,谈到文章中盛赞东汉精通学问、不媚权贵的名士井丹时,献之不由得拍着书案呼叫说:“好啊!品性高洁,谁比得上井丹!”徽之笑着说:“高洁是高洁,不如司马长卿那么傲世”,他对敢于冲破封建礼教束缚,与卓文君结合的司马相如更加钦敬。
对于一般人看重的礼节,兄弟两人都很不在乎。
王徽之特别喜欢竹子。凡他住过的宅院,房前屋后都种上各种竹子。他常对着青翠葱茂的竹枝吟啸咏叹。他曾经指着竹子对人说:“何可一日无此君?”他听说吴郡有个士大夫家养了许多优种竹子,就坐着轿子到那家的竹林前面,全神贯注地对着竹子,像和老朋友谈话似地吟哦。那家主人洒扫庭阶,招呼他坐,他连头也不回。他出来后,主人不满地把门关上了,他就又站在园外尽情观赏了好长时候才离开。
弟弟王献之,字子敬,和哥哥一样性格。献之也听说吴郡大户顾辟疆家有一座名园,便想去游览。他坐在平肩舆上,叫人径直抬到顾家的园里。顾家正在大宴宾友,高朋满座。献之本来不认识这家人,他旁若无人地只顾自己观赏园景,既不拜主人,也不打个招呼。主人恼怒了,就走上前责备他说:“您对待主人如此无礼,在士人面前这么傲慢,哪里是有身份的人?简直是不足挂齿的百姓!”接着就下了逐客令。王献之还是那么高傲地看看他,显出一副不屑争辩的神气,扬长而去。
哥哥王徽之的傲世态度也是有名的。他曾经在车骑将军桓冲门下做参军,整天不理衣帽,不顾仪表,也不管职务上的事。有一次桓冲问他负责什么职务,他说“好象是管马”。问他管多少马,他就说,我不懂马,谁管它有多少。桓冲说:“听说近来死了不少马,你可知道这事?”徽之回答:“活马我都不知道,哪儿会知道死马去?”有一回他骑马跟随桓冲出行,正赶上下暴雨,因为将军坐车,他就下了马硬挤到桓冲的车上去坐下,说:“将军
大人,您怎么能一个人专占一辆车!”
兄弟俩都不愿做官。王徽之在担任“黄门侍郎”时,很讨厌这种侍候皇帝的差事,就辞官回家了。正好,得了重病的献之也在家里调养。过不久,徽之也生起病来。当时有个迷信说法,认为人将死的时候,如果另一个人愿意把自己的寿命让给他,那他还可以活下去。王徽之很敬爱弟弟,就向术士说:“我的才华地位不如弟弟,我愿意把年龄让给他!”可是术士说他已经没有转让的余地了,因为他的病也不轻。他听了只好叹息。
过了不多日子,献之病重去世了,全家上下哀悼痛哭,一片悲戚。只有徽之不嚎哭、不流泪,一个人往灵床上一坐,呆呆地发怔。人们感到诧异,却不了解这个性情落拓的人,连悲哀的表现也不同寻常。只见他坐了一阵,就慢慢站起身,走到献之屋里,把弟弟生平爱弹的琴抱到堂前。他坐下来,调弄着琴弦,想奏一首哀悼的曲子。可是他内心极度悲伤,怎么也调不对弦。他“霍”地站起身,把那琴往地上一摔,大呼一声:“呜呼子敬,人琴俱亡!”
由于过度感伤,王徽之病情很快转重,过了一个多月,他也郁郁地死去
了。
这个故事出自《晋书·王羲之传》。“人琴俱亡”,原来意思是说人死了,他的琴也不能再存在。后来,人
们用这个成语来说明看见死者的遗物,更引起对他的怀念和哀思。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