阋:争吵。
阋墙:在墙里争吵,比喻家庭、团体或国家内部不和。 兄弟在家里闹纠纷,受到外人欺侮仍共同抵御。比喻尽管内部不和,但大敌当前,必须一致对外。
《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烝:曾经。
戎:相助。)《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引作“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中国工农红军《要求南京政府停战议和一致抗日的通电》(1936年5月5日):“在亡国灭种的紧急关头,理应翻然改悔,以‘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精神……磋商抗日救亡的具体办法。” 也作【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三十回:“正是:兄弟阋墙,外御其侮。蜗角纷争,惟利是务。
” 也简作【阋墙御侮】。孙中山《第二次讨袁宣言》:“殊不知阋墙御侮,浅人审其重轻。”《民国通俗演义》第十二回:“凡我国民,务念阋墙御侮之忠言,怀同室操戈之大戒。” 也单作①【兄弟阋于墙】。
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有些貌似革命的作品,也并非要将本阶级或资产阶级推翻,倒在憎恨或失望于他们的不能改良,不能较长久的保持地位,所以从无产阶级的见地看来,不过是‘兄弟阋于墙。’”②【兄弟阋墙】。
《三家巷·二五》:“李民天提醒大家道:‘不管怎么说,兄弟阋墙,只能说是民族的灾难。’”
为您推荐
涌:汹涌。
水涌:指江河湖海波涛汹涌。大风刮起,掀动得波涛汹涌。
形容事物相继兴起,声势浩大。(宋)苏轼《后赤壁赋》:“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近代)梁启超《俄罗斯革命之影响》:“今兹之风起水涌,谓将以救..
轰轰:巨大的声响。
烈烈:火势旺盛的样子。响声轰鸣,火势旺盛。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四十:“叫那雷神今晚将王雷藏着,休得要驱起那号令,放出寻霹雳,轰轰烈烈,使一鸣山震,再鼓禹门开。”(清)曹雪芹《..
疾:急速、猛烈。
暴:来得突然。又猛又急的风雨。形容声势浩大,来势凶猛。
(汉)刘安等《淮南子·兵略训》:“何谓隐之天?大寒甚暑,疾风暴雨,大雾冥晦,因此而为变者也。”(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二十二回:“斧照伯当上三路,..
万人:泛指人数很多。
空巷:巷、弄里的居民都走出来了。家家户户的人都走出胡同里弄,以至于街巷都走空了。形容轰动一时的盛况。(宋)苏轼《八月十七复侠望海楼》:“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清)吴趼人《二十年目..
垣:光明,盛大。
烜赫:声势盛大。在一个时期里声势盛大。形容有过一阵子轰轰烈烈的声势。
(宋)王安石《临川文集·卷七十六·上杜学士书》:“虽将相大臣,气势垣赫,上所尊宠,文书指麾,势不得恣,一有罪过,纠诘按治。”(清)阮葵生..
摇旗:挥动旗子。
呐喊:大声喊叫。挥动旗子,大声喊叫。原指古代作战时喊杀助威。今用以比喻为他人他事助长声势(含贬义)。
(明)臧懋循《元曲选·乔孟符〈两世姻缘〉三》:“你这般摇旗呐喊,簸土扬沙……叫叫喳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