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同事去六楼闲聊,微微的风拂面而来,很是惬意
今天和同事去六楼闲聊,微微的风拂面而来,很是惬意。这真是一个清净的好去处。 同事是一个23岁的女孩子,通身给人一种文弱有傲骨的感觉。一起漫谈,话题很自然落在了婚恋问题上。曾经有人给她介绍对象,可是最后她发现进行不下去了,因为没有该死的感觉出现。单位还有适龄的男老师,我问她感觉怎么样。其实那位男同事私下让我牵牵线,呵呵,成人之美,我还是乐意的,都是在做善事嘛。可是她听了我的话后,一愣继而摇摇头说还是没有感觉。她说自己要求也很简单,只要看对眼了,即使父母反对,她也会义无反顾跟着对方走南闯北。看来又是一个感情至上主义者,可敬可叹! 拜金主义影响下这种人真是太少了。她说的也有道理,没有感觉,不来电,那怎么沟通交流?不交流,就不可能走到一起,又怎么步入婚姻的殿堂?没有婚前的感情基础,又怎么应付婚后杂七杂八,伤筋动脑的琐事?没有了爱,怎么能自愿去包容对方,体谅对方?茫茫人海两个人互有感觉也太难了!可是没有感觉,确是万万行不通的。 感觉一词,乍一想觉得太肤浅了,哪有理智的一半深刻。可是她起的作用真是太大了。没有感觉,茫茫人海中的两个人不会成为朋友,没有思维火花的碰撞,没有生活理念的契合,就没有机会成为对方的知己和爱人。感觉可遇不可求,来无影去无踪,全凭彼此心有灵犀,不点自通。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当年读了《诗经》中的这首,内心就在寻寻觅觅。呵呵,那年毕业实习,和舍友每天都坐车去实习学校,途经渭滨大桥,桥是横跨一片芦苇河滩的,河水清浅却苍茫。芦苇随风而舞,因为根的牵系,飘摇又止。在风中若飘若止,逗引人情思无限。望着那片芦苇地,我内心就认定找到了《蒹葭》一诗的发源地。仿佛穿越回了秦国,我化身为那一个痴情人,在漫漫秋景和脉脉秋水的岸边,吹着芦笛,痴痴地等,等一个不能确定的身影……那河畔随风飘摇的,它不是成熟的芦苇,它是我心中年轻的蒹葭。它在爱情的近旁,它是优于玫瑰的信物,它是又甜又苦的相思。感觉到了蒹葭,伊人仿佛就伫立在那片水的中央,总有一天他也会走过来,来到我的身旁。 最初的感觉落地生根成为爱,再成就一对恋人或者夫妻。正因为有感觉才成就了一段情缘,所以人才会那么勇敢,冲破阻碍要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即使牺牲生命也毫不吝惜。“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席。”佛语总是这么别具一格,真是绝好的形容。百年!千年!生生死死要经历多少个轮回!这又是怎么一种深奥眩迷的道理啊! 有感觉是幸福的!也应当是每一位热爱生活的人所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