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这个恒古及今不变的话题,在人世间生生不息地演绎着
爱情这个恒古及今不变的话题,在人世间生生不息地演绎着,只是以不同时代的文人学者渲染出不同的氛围,牛郎、织女、七仙女、董永的爱情故事已经升华成一种神话性的千古绝唱的爱情。正如孔庆东在他的《黑色孤独》一住中写到:相聚一刻也好,一百年也好,都将相聚的事实长存于宇宙天地之间,剩下的只是相聚的质量如何了。两心相知,两心相悦,两心相依,只要一念莆通,便是最好的相聚,胜却人间无数。是的,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天若有情天自会成全,人若无义,朝朝暮暮的相伴不也是朝三暮四的感情吗?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莺莺传》的张生对崔莺莺的背信弃义,恩断义绝的爱情悲剧。然而,有情人不能相守到老,是不是天妒良缘呢?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千古绝唱到今天,唉,既然今生与君不能厮守终生,恩爱到老,来世也要身化成蝶与君天涯双双飞。这些圆满完美的结局正是人们喜聚不喜散的心理,宁可相信神话中的浪漫也不愿意接受现实中的残忍。但谁又能摆脱爱情中掺杂渗透某种功利政治的目的呢?唐明皇到底还是“江山情重美人轻”啊。自古美女配英雄,当数吕布貂蝉最为恰当了,然而他们的爱情却是一场幕后操纵带有欺骗性的残忍。其间有多少真实的感情,又有多少政治目的呢?那个“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的王昭君却是“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也只能“环佩空归月夜魂”。她的爱情却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也许残酷现实成全了她的美名。中国传统的儒家知识分子几乎总是怀着难以排解的仇恨之心谈到那些曾在感情上强烈地攫取国君之心的女人们,把她们视为一群祸国殃民的妖孽鬼魅,当然闭月羞花的西施、杨贵妃也难以逃脱红颜祸水的劫难。这些残缺不全的爱情是因为附属于政治上,还是人们心中对于爱情的无奈出于怜悯,生生不息衍传着,如果说这些爱情故事具有高贵血统的话,那么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的孟姜女的故事应该说是最平民化的了,因为它不带任何政治企图,功利之心。然而在那个血刃交加,战火连绵的战乱年代,生命就像一株脆弱的小草。随时可以葬身在战乱的狂风暴雨之中,爱情更不敢奢侈了。然而她却在中国的历史上演绎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千古绝唱。贫贱,往往是爱情试金石,没有惺惺相惜,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真挚感情,爱情只不过是一纸空文而已。